澳門全藝社秋季沙龍延長展期配合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澳門(2024年3月24日)— 第十五屆全藝社秋季沙龍,作為澳門當代藝術界的活力展現,欣然宣佈延長展期。原定於3月25日閉幕的秋季沙龍,現將延至3月30日,與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同期舉行。此舉為到訪香港的國際藝術愛好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讓他們可以體驗澳門蓬勃發展的藝術景觀。
沙龍在巴黎人購物中心舉行,將藝術與商業巧妙地融合,並呼應了20世紀初法國「秋季沙龍」的藝術精神。本屆沙龍展出了由116位澳門藝術家創作的200多件作品,這些作品是從空前數量的徵集和邀請藝術家的作品中精心挑選出來。展覽涵蓋了多種媒介,從傳統的中國畫和油畫到前衛的數碼藝術、3D建模和錄像裝置,應有盡有。
全藝社秋季沙龍誠邀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前來探索澳門豐富多樣的創意表達。萬勿錯過這個體驗獨特文化景觀的活力與精彩的機會。
是次「全藝社秋季沙龍2024」之藝術盛事由全藝社主辦、東方基金會協辦、澳門文化發展基金贊助、金沙中國有限公司場地贊助。歡迎各界人士前來參觀欣賞。如有垂詢,請與本社聯絡,電話:(853)6240 7788 或電郵至:afapromotion3@gmail.com
展覽的亮點包括:
東方基金會藝術獎入圍作品展廳:展示入圍該獎項的優秀作品,該獎項為澳門35歲或以下新晉藝術家得獎者提供為期一個月的葡萄牙駐留項目。
觀音蓮花苑觀音像:巴黎人購物中心的秋季沙龍展出從普濟禪院請來的觀音蓮花苑觀音像,為藝術觀賞體驗增添獨特的文化氛圍。
主題展廳:探索中國畫、立體藝術、攝影和波普藝術等特定藝術類型,展現澳門藝術的多元面貌。
秋季沙龍的亮點藝術家包括:
袁之欽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碩士,曾任澳門文化司署出版部美術編輯、設計師,任澳門視覺藝術學院、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美術學校中國畫講師。與馬若龍、繆鵬飛等眾畫家共同創建澳門文化體‧現代畫會,並為澳門美術協會顧問、澳門視覺藝術協會顧問及澳門頤園書畫會永久會員。
舉辦個展5次、雙人畫展3次,參加聯展近百次,包括歷屆「亞洲藝術家聯盟」。個人畫冊五集,及被邀參與「中華女畫家邀請展」及「中國當代女畫家」等大型畫集。獎項:1985年「全澳書畫聯展」創作褒獎。1986年、1987年兩屆「全澳書畫聯展」中國畫冠軍、第一屆「澳門雙年展」獲榮譽獎。
陸曦
澳門出生。曾任職廣告設計及展覽策劃多年。
現任澳門特區政府文化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九屆理事,澳門美術協會會長,澳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理事,西藏自治區美術家協會顧問,澳門西藏文化促進會會長,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常務理事,澳門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
馬若龍
馬若龍以其優秀及極具創意之作品成為國際知名之得獎建築師、城市規劃師、設計師及藝術家。出生於澳門,曾就讀於澳門、葡萄牙、德國及瑞典,1983年返回澳門工作。他經常應邀於歐洲、美國及亞洲之美術館及大學參展及演講。他是一名大學教授及社會領袖並服務於多個民間組織及政府委員會。
在1987年獲澳門總督頒授文化功績勳章,1999年獲澳門總督頒授澳葡政府最高榮譽——「英勇勳章」,以及獲葡萄牙總統頒授「葡萄牙共和國大爵士勳章」。
2002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頒授「專業功績勳章」。2019年獲澳門國際研究所頒發「2019年特徵獎」。
馬偉達
馬偉是澳門士生士長的平面設計師、舞合設計師、畫家,現為 VICTOR HUGODESIGN 藝術總監。
曾任澳門特别行政區文化局美術總監、《文化雜誌》平面設計總監25年,直至2014年12月。
1984至1989年閒間擔任澳門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美術部主任和佈景設計師。
1999年10月,榮獲澳門政府授予專業功績勛章。
2004年12月,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授予功績獎狀。
2001至2003年,任澳門理工學院客座講師。
其平面設計和插圖作品尤其優秀,曾於國際及澳門地區多個平面設計和插圖比賽中赢得逾221個獎項。
曾以畫家和設計師身分參與海內外舉辦的無數展覽,包括澳門、葡萄牙、中國、香港、台灣、巴西、瑞典、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波蘭、德國、烏克蘭、美國、南韓、芬蘭、菲律賓和捷克等地。
吳衛鳴
出生於澳門,早年隨畫家甘長齡先生學習素描及水彩畫。1991年赴里斯本ARCO藝術學院學習。2002年獲廣州美術學院碩士學位。2010年獲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學位。
1999年擔任澳門藝術博物館首任館長。2008年任文化康體部部長。2010年至2017年獲任命為文化局局長。現為澳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為澳門美協會會員及澳門文化體‧現代畫會創會會員,於澳門,香港,中國,歐洲等地舉辦多項個人作品展覽。長期投入當代藝術創作,1989年至今於澳門及海外之藝術及設計比賽中獲獎多項。
2019年與藝術家陳顯耀組成「一孖」藝術小組,同年,於葡萄牙里斯本國立貝拉多收藏博物館舉辦首次大型作品展覽。2022年,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參與第59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年,入选《第二屆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
陳顯耀
二十多來年來一直以澳門作為攝影創作對象,近年積極探從事索當代攝影及觀念攝影藝術。2009年起至今出版了十多本個人攝影作品集,作品曾經多次穫得「澳門視覺藝術年展.十佳優秀作品」,在葡萄牙、澳大利亞、中國內地、澳門、舉辦過多次個人攝影作品展,及於2022年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參加第59屆意大利威尼斯國際雙年。
2023年獲得新濠博亞有限公司邀請創作作品《非常態結構》參加「藝文匯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作品被葡萄牙里斯本貝倫美術文化中心、澳門藝術博物館、澳門檔案館、澳門基金會等以及個人收藏。
唐重
1991至1997年在澳門視覺藝術學院修讀現代繪畫。本科畢業於澳門理工學院視覺藝術系,碩士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
至今共參加國內及國際藝術聯展逾200個,舉行個人作品展11個。
作品主要對當下社會文化、人類發展與自然界關係的思考,探索人性的本質狀態,以及人類在現今環境生態中的角色。
何仲儀
本地少數活躍於各種藝術形式的藝術家。她以獨有的文學與藝術觸覺及介乎於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創作手法, 以不同藝術形式重新演繹新演釋經典的文學或藝術作品,使其恆久的人文價值得以延伸。其中個人系列作品有:《屬於你的傳奇》、 《觀·自在》、 《⻄遊·散記》、 《力量瘋潮之脂肪就是力量》。 其作品曾多次入選全澳書畫聯展、 夏利豪基金會藝術比賽作品展、 澳門藝術雙年展以及多次參加亞洲國際美展等,並應邀在本地及上海舉行個展。作品獲本地、葡萄牙及上海等多地藝術愛好者及畫廊收藏。另外,作品更入選2023年世界環境日「生態流變.設計驅動的環境共生」展覽及2010年之上海世界博覽會澳門館的相關展覽。
她是澳門知名策展人,主要策展项目有:《港澳視覺藝術雙年展》澳門區作品展《媽閣.延伸——澳門影像藝術展》,於北京中華世紀壇展出,屬國家文化部項目。《科學與藝術之間——卜彌格眼中奇妙的亞洲》,獲波蘭領事館領事好評。《全球地圖中的澳門》古地圖展。上述均為文化局委托的策展項目。 2019年為國際著名日本版畫家野田哲也策展《日記》系列,同年參與第一屆「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參與《流金歲月——當代陶瓷藝術展》的策展工作, 於金沙集團包括威尼斯人酒店等各大物業中展出。第二屆則被邀為《生命鏡像 ——朱樂耕當代陶藝展》的策展人,於永利皇宮酒店、永利澳門酒店展出。
同時為推動不同範疇的文化藝術創作能在澳門得到長遠的發展,創立了非牟利機構 —— 弘藝峰創作社。
黃家龍
澳門藝術家。
1977年生於葡屬澳門,父親為當地水彩畫家。1996年考入中國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2003年取得相應碩士學位。留學期間遊歷絲綢之路,以殖民地出生的視野,對歷史現場中東西文化交融與碰撞,留下很多想像,回澳後從事藝術教育及雕塑創作。
從 2004 年至今,一直參與各類型雕塑創作,其中以人物造像令人熟悉。基於從小開始對軍品有濃厚興趣,2014年起開始思索頭盔的深層意義及其可索性,希望以文化傳播與軍事介人之間連起話題,特別在當時澳門政府面對葡萄牙軍事設施的保育上得到靈感。2015 年發表有青花瓷頭盔之說的作品「來自西方的愛」,之後繼續在相應問題上尋求彩繪和金屬,文化與武裝的嘗試。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澳門文化局文化諮詢委員、澳門美術協會副理事長及澳門雕塑學會會員。作品被國内、外多間機構收藏,當中包括葡萄牙里斯本博物館、澳門同善堂、澳門耶稣會、澳門慈幼會、霍英東基金會、香港中文大學、臺灣輔仁大學、澳門文化局以及澳門鏡湖護理醫院等。
策展人:
郭恬熙
1978年出生於澳門,1998年留學法國,於2004年畢業於法國土魯茲高等藝術學校,獲得法國國立藝術碩士學位。畢業後,她前往巴黎生活及工作,於2005年以錄像藝術裝置作品《卡拉伯OK》獲得了由法國巴黎文化事務部授予的「個人創作獎」。2007年,她前往印度和⻄藏,拍攝並完成了錄像藝術裝置作品《家書》,該片獲選2009年香港獨立電影和錄像比賽「亞洲十大入圍獎」,在香港文化中心進行放映。隨後,《家書》入選2010年韓國光州雙年展。2011年, 她的錄像作品《過路-⻘洲》被選為代表澳門館參加意大利第54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
她的作品以多元文化為背景,並以跨媒體藝術為創作手法,作品多探索當代影像語言的本質與象徵意義,她擅長以跨文化、跨語言的元素,結合影像製作過程作為藝術表達的符號與形式,探討社會當代媒體與個人存在的關係美學。過去十八年來,她在印度和⻄藏之行後,開始將佛家哲學和冥想實踐納入她的藝術表達。她使用的媒體主要為錄像、攝影、文字創作和裝置藝術。
她離開法國後居住在澳門和⻄藏(拉薩)之間,曾擔任雙語(中、英)雜誌《Macau CLOSER》(澳門特寫)的全職編輯,後來為了專心發展其策劃的藝術項目,轉為半職的資深雙語作家,並於過去十七年來,在澳門理工大學、澳門聖 約瑟大學、澳門旅遊大學、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擔任客席講師,教授當代視覺藝術、攝影、錄像藝術、新媒體藝術 概論、藝術管理、世界美術史和美學理論等科目。
2007年至今,她於澳門全藝社擔任策展人,曾策劃不少於五十個藝術家個展和聯展。2013年起被選為澳門全藝社之會長。2019至2022年受邀擔任「雋文不朽——澳門文學節」的執行總監。2020年, 她被邀請為澳門國際女性藝術雙年展ARTFEM的策展人之一。自2022年起,她在澳門聖約瑟大學攻讀全球研究博士學 位,研究大灣區社會融合過程中作為策展探索的關係美學,並在大灣區9+2城市進行策展研究。2023年,她的策展計劃 《靈犀——意識的拓撲學》獲選「藝文薈澳2023: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之策展項目。其策劃的澳門文學節表演 藝術跨年度項目《一個人的房間》最終篇於2024年6月假澳門文化中心劇院演出。2025年夏天,她策劃的跨媒體/表 演藝術項目《超現實中國風》將帶領澳門藝術家團隊前往比利時演出。
關於澳門巴黎人
澳門巴黎人綜合度假村靈感源自充滿魔幻奇迹、世界知名的「光之城」—— 巴黎。以按原建築物二份之一的比例興建的巴黎鐵塔作為地標,澳門巴黎人提供約2,500間酒店客房及套房,完備的綜合度假村設施,包括會議場地、餐廳、麗舍水療中心、Q立方王國——兒童地帶、巴黎人健身俱樂部、游泳池及設有1,200個座位的劇院。佔地30萬平方呎的巴黎人購物中心瀰漫著法國之都的氛圍,提供潮流尖端的時裝服飾選擇,穿梭於人群中的街頭藝人及默劇表演等讓遊客恍如置身巴黎的大街中。在這裡,遊客既可以漫步穿梭法式庭園、噴泉、樹籬迷宮及倒映池畔;乘坐旋轉木馬或到訪商場及法式小館等設施。
如欲索取更多相關資訊,請瀏覽網頁hk.parisianmacao.com。
關於全藝社
澳門全藝社為2007年在澳門成立的非牟利藝術工作組織,宗旨為推動澳門本地藝術家創作及發展,協助澳門特區政府發展本地文化事業及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是澳門最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機構之一。
全藝社由創立至今集結70位最具代表性的澳門當代藝術家會員,均為活躍於文化藝術事業之專業人士。本社透過與他們長期的溝通與合作,積極推動並鼓勵藝術家們透過本社的專業策展經驗與資源,為他們舉辦專題展覽,過去17年內已累積近150個不同類型的藝術展覽活動,展出近2千件包括油畫、攝影、雕塑、版畫、錄像裝置,新媒體等不同媒材之作品,鼓勵更多澳門藝術家全身心投入到創作中,並能把他們的作品在合適的環境中展出,配合相關的個人作品,進行對外宣傳推廣與作品出售,吸引藏家和藝術愛好者,為建立本地藝術品牌與銷售市場作出肯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