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返回所有歷史展覽

「物.非物」——繪畫藝術系列專題展覽之一:「動物劇場」——黎雪穎個人作品展

「所有動物生來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動物農莊》,喬治.歐威爾


  看黎雪穎的《動物劇場》,立即可以讓人聯想到歐威爾的《動物農莊》,後者是歐威爾於1945年出版的寓言小說,講述一群以豬為首的動物在農莊裡起義反抗人類,並進行自治管理的故事。該書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傑出的政治寓言,對人性的刻劃深遠,歐威爾透過對動物的擬人法,深刻地描寫了人在權力鬥爭中的黑暗與盲目。

  而黎雪穎的畫作,則由一群玩具動物熊為主角,在「動物劇場」內建造糖果王國,色彩鮮艷的背景多為澳門殖民時代的文化遺產建築,動物們沒有個體識別的面孔,一個個圓潤可愛,細看「牠」們童真的形態行為,讓人忍俊不禁。看上去美好的童話世界,卻是對現實中人類剝削動物的諷刺。正如歐威爾的擬人法,動物與人類之間彷彿對立,動物被賦予人性的過程是對人類自身與社會的審視。

  黎雪穎1993年澳門出生,2014年獲得第三屆「東方基金會藝術大獎」,作品由東方基金會收藏,並於翌年前往葡萄牙里斯本舉行首次個人作品展。2016年獲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院校學士學位,2020年廣州美術學院碩士學位畢業。《動物劇場》是她由碩士研究生時期發展出來的系列。是次由澳門全藝社舉辦的「動物劇場」——黎雪穎個人作品展,為年度計劃「物.非物」——繪畫藝術專題展覽之第一部份,也是黎雪穎該創作系列的首次個展。

  《動物劇場》的系列也在本年度「藝文薈澳2023——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的本地藝術家邀請展曾經登場,該展中黎雪穎的作品《願景之泉》(2023)不僅由畫作組成,也有雕塑裝置,藝術家將畫作中的玩具熊塑造成立體,圍在願景池的周圍做出各種可愛的形態,玩具熊絨面的質感讓人想擁在懷中把玩,溫柔平滑的吸引力,不論是畫面或者造形,都能強烈地引起觀眾「想擁有」的慾望。

  於《美的救贖》(2019)一書中,韓裔德國新生代思想家韓炳哲提出了「平滑」(das Glatte)為當今時代的標籤:「平滑不會造成什麼傷害,也不會帶來任何阻力。它要求的是『點讚』。平滑之物消除了自己的對立面。一切否定性(Negativitat)都被清除。」當代消費主義利用「平滑」(如手機的設計)來吸引人們的消費慾,黎雪穎的動物玩具在她創作的劇場內盡顯其「無害」的姿態,文化遺產的旅遊地標變成場景,在作品《巧克力風暴過後》(2023),位於英格蘭的巨石陣被畫成是澳門葡式建築的式樣並塗上其童話般的粉綠色,再添上朱古力溶漿,好不美味!

  在這個糖衣包裝下的世界,一切盡善盡美,玩具熊在消費圈內舒適地存在,彩虹可以由塑膠水管噴出來的水製造(作品:《製造花園 II》2023)。「通過消除否定性和所有形式的震撼 (Erschiitterung) 與傷害,美自身變得平滑起來。美只存在於我喜歡(Gefallt-mir)的事物中。審美化被視為麻醉。」(韓炳哲,《美的救贖》,2019。)黎雪穎掌握了當今社會的審美麻醉劑,在劇場內放藥,讓觀眾看得陶醉,讓玩具熊被圈養成人們預期中的模樣,即使動物們要搞破壞(如在作品《玩具屋》、《寶藏》中的塗鴉、拆房、掘地),也顯得只是淘氣而已。在1945年《動物農莊》中的反叛起義,被當代社會的「平滑」塑造成今天的《動物劇場》,動物成為了人類吃喝玩樂的消費物的同時,擬人化的玩具熊又何嘗不反映了人類本身正在這舒適圈內當個消費的工具?

  當消費鏈的模式滲透得如此天衣無縫,我們除了被深深吸引,還有脫離被操控的可能嗎?

  對於萬物與自然,莊子提出了「物物者非物」,即「造物者」「非物」。創造的本質,必然是超越被創造之物,如果人們能嚮往宇宙自然之「道」,則能看清「我」與「物」的真相,「非物」是物以外的精神力量,在物質表象之外,是無窮的想象,藝術家手持畫筆,勾畫出「物.非物」的新奇意象。

 

 

策展人


郭恬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