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返回所有歷史展覽

語言的實相 - 梁飛燕個人作品展


2013年已認識梁飛燕,但真正看到她的作品還是去年9月份的事,之後逐步在她的工作室和展覽看到她其餘的創作,與此同時,也跟她深入談論作品背後的觀念。飛燕的作品(無論是版畫或裝置)都呈現出簡潔的視覺感和很強的結構性。驟眼看,她的作品都非常整潔有序,但細心觀看時,又能感受到她個人「手」感的介入,那些點滴、摺紙和切割的行為展示出有機的紋理。可以說,她的作品由觀念出發,很靈巧地以形狀和結構去視覺化一些的理論性或心理性的概念,發展出一系列形狀結構性的視覺作品之時,也譜寫著創作者內在理性和感性的交織效果。

 

近年飛燕開始反思「報紙」這一種大眾傳播媒介與社會文化的關係,她認為:「報紙是社會文化的一個皺褶。」的確,大部分人每天通過閱讀報紙當中的圖文內容去獲悉社會和國際當下發生的事件,當中的訊息成為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可能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但當這些文字和圖片被完全「剔除」,這份報紙對於我們來說意義何在?

 

這次展覽,飛燕割除掉澳門報紙的圖文內容,剩下的只是那些圖文之間的空白間隔。可能我們會直覺地認為已沒有可讀性了,如同廢紙。事實上,飛燕是想展現另一種閱讀性,讓我們更集中和清晰去看到報紙的排版架構。這些版面的結構如同平面創作中的構圖,但這種構圖不再只是一種視覺美感和均衡的考量,而是暗示著關於當下社會文化的結構。每份報紙版面上各種方塊的排列順序會因各種訊息內容的「重要性」而定,也同時有著明顯引導讀者閱讀的先後次序。而所謂訊息的「重要性」取決於辦報人的意識形態和政治經濟取向,當中關係到地方社會的權力和金錢。飛燕這次不是以塗抹的方式消除內容, 而是用最為徹底的切割動作,不只將原來實體報紙的重量變得更輕,更讓我們看到她將報紙變得空空洞洞的,毫無內容可言的效果表現得淋漓盡致。

 

再者,飛燕將那些從原來報紙切割下來的文字一層一層地黏貼成三個圓球。這種手法打散了原來的上下文脈絡之餘,也呈現出原有的新聞訊息像是在互相纏繞和自我封鎖的狀態。飛燕說:「……將它轉化為一個意義不明的物件。」在我看來,它不是意義不明,而是另一種意義的演繹。一日的新聞被轉化為一個立體的物件,其「重量」不是來自紙張,而是原有那些無形的訊息內容和創作行為的參與,最為重要的是創作者對社會文化的深刻思考。

 


策展人 李少莊
2018年3月